山东煤炭业拟减原煤销售
即使在今年11月公司业务拆分为SunPower(电站开发)和Maxeon Solar(组件制造)后,SunPower仍在Oregon保留了一条小型生产线以生产高效P型组件。
已是岁末,2019年即将呼啸而过!如何面向未来?作为全球最大的组件供应商的掌舵人,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一如既往地决绝:来,把酒喝光,一滴不剩,然后头也不会地走向2020。据了解,晶科能源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前三季的全球客户数量分别为1037、1653、2828、3660+,三年多时间,全球客户翻三倍,增长颇为迅猛。
面对晶科的强势进击,也曾有媒体担心晶科如何保持第一?但这显然不是李仙德日思夜想的问题:这是个伪命题,晶科向来的发展就是带着未来视角的向死而生,从来不是考虑如何第一,而是考虑如何活下去,没有后路可退。据统计,2019前三季度晶科能源销售毛利率为18.31%,较2018年同期增长了4.56个百分点。让这位自称很擅长战斗的的企业领导人最得意的,就是晶科能源打造了一个由15000多员工组成的虎狼之师。其一,自我定位:晶科能源不是制造型企业,是制造服务型企业,所谓制造型企业就是你生产什么,然后卖客户什么;所谓制造服务型企业是客户应用是场景,客户价值是目的,围绕场景和目的组织研发、生产和交付。常常,你是不知不觉被别人推着做决定,被现实逼着换道,这个时候,战略的笨拙,战略的固执,战略的毅力反而都显得很重要。
事实上,和同行押注某一技术不同,晶科能源貌似更务实、更灵活,或者说更客户导向与市场导向。基于当前的布局,晶科能源未来产品差异化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上限为43~53 美元/MWh。
05影响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的几大因素影响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宏观政策、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其他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联合发展、与自身产业链建设的关系、能源的梯级利用带来的效率和成本优化。我们期待在多方因素驱动下,关于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能够逐步明晰;如果相关激励政策出台,2022 年将是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起始年。2020~2021 年期间,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将基本划上句点,面临十三五结束和十四五即将开局的节点,在多方因素驱动下,关于太阳能热发电的相关规划、政策将逐步明晰;如果相关激励政策出台,2022 年将是太阳能热发电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起始年。以上研究对推动太阳能热发电的电水联产技术进步有明显推动作用。
除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外,在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中,鲁能海西州格尔木50 MW 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已于2019 年9 月底并网发电。该项目包括50 MW的太阳能热发电、200 MW的光伏发电、400 MW 的风电及50 MWh 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已于2019 年9 月全部完成。
未来在更多项目的拉动下,在这些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的发展会更加迅猛,会使度电成本下幅度更大。我国在宏观政策层面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是不言而喻的。其他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联合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于带有储能装置,因此其可与风电和光伏发电组合,以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上网比例。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4 方面:1) 太阳能热发电海水淡化技术创新;2) 低成本的;太阳热能收集和存储技术;3) 集成的太阳能热发电海水淡化系统;4) 太阳能热发电海水淡化过程中分析工具的开发。
目前,全球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光伏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中,摩洛哥总装机量为580 MW 的Noor Ouarzazate 项目为全球最大。图3 为2018年全球各类能源的消费情况,从图中可看出,在全球范围内,亚太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其中中国的贡献最大。例如熔盐材料方面,智利SQM 公司为全球主要供应商;熔盐吸热器的供应商主要是比利时的CMI 公司;电站系统设计方面也多以西班牙企业为主。根据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2018 年度太阳能热发电及采暖技术产业蓝皮书》的统计数据,在我国与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相关的行业数量如图1 所示,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关键部件、材料的年产能数据如表1 所示。
该项目的第1 期Noor 1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160MW) 已于2016 年开始运行,第2 期 Noor 2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200 MW) 及第3 期Noor 3 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150 MW) 先后于2018 年并网。首航节能和中控太阳能的热发电站运行达标后可能会出售给央企,届时电站业主的主流将全部变为实力和话语权强大的国企、央企。
这5 个示范项目分别为:中国能建哈密50 MW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中国电建共和50 MW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内蒙古乌拉特中旗100 MW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兰州大成敦煌50 MW 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玉门鑫能50 MW 二次聚光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4) 强大的国家队集体发声。
摩洛哥Noor Midelt光伏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第1 期总装机量为825 MW,其中包含300 MW 的太阳能热发电及525 MW 的光伏发电。太阳能发电增长了3000 万t油当量,仅低于风电(3200 万t 油当量),并贡献了超过40% 的可再生能源增长。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类企业侧重点不同,但民企、央企和国企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完整的产业链,这个链条为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是国家启动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重大成果。图5 和图6 为民营企业、央企和国企在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链上的分布情况。度电成本的降低将极大促进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商业化的开展。与自身产业链建设的关系随着2016 年我国启动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链逐步形成,截至目前,该产业链已经成熟。
在这一年,我国已投产及处于调试的首批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与多能互补项目将达到550 MW。另外,还有5 个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计划最晚于2020 年6 月底前并网,总装机量为300 MW,占整批示范规模的22.2%。
上述原因导致2019 年成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自国家启动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并给予标杆电价以来发展最困难,也是最困惑的一年。012015~2021 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市场动态与所有能源一样,随着政策的变化,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市场的发展也经历了起伏。
Noor Midelt 项目的第2 期也同样将采用此发电形式,并已于2019 年7 月9 日发布了招标公告,Noor Midelt 项目两期的总装机量高达1030 MW。在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方面,2018 年上海电气与ACWA Power 公司合作,成功中标迪拜水电局(DEWA)一塔三槽700MW 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上海电气为该项目的联合投标方和工程总承包方(EPC)。
国家宏观政策公用事业规模的光伏发电成本极其低廉,仅次于陆上风电。将我国采暖负荷区与太阳能资源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一般也是冬季需要进行采暖的地区。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自2015 年起,可再生能源的新增装机量首次超过化石能源的新增装机量,且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超过了所有化石能源发电的装机量总和,全球电力系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能源的梯级利用带来的效率和成本优化将太阳能热发电的余热用于采暖及海水淡化可大幅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希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关注太阳能热发电的电力品质,充分发挥太阳能热发电站作为调峰电源且兼具储能功能的优势,尽快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由图1 和表1 可知,我国的太阳能产业链已经覆盖了太阳能热发电的多个环节,即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但其中的多个行业类别仍是其他国家占主导地位。
电价体现了太阳能热发电的储能调峰优势和价值:在为期7 个月的夏季时间段的10:00~16:00,购电方收购的太阳能热发电电价为29 美元/MWh,在其他时间段的电价为92 美元/MWh。表2 为电力系统中弃风、弃光率,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站与风电和光伏发电结合后的弃风、弃光情况。
该项目的电量结构采用光伏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方案,总装机量为1100 MW,其中包括1 座100 MW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和3 座200 MW 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量为700MW,每座太阳能热发电站均配置11~15 h 的储热系统。然而由于逾期投产的示范项目将实施的电价政策,以及国家对于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的后续支持政策一直悬而未决,导致整个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处于沉寂状态,2019 年成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的低迷期。
通过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建设,我国建立了太阳能热发电全产业链。太阳能热发电是集发电和储能为一体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可与风电和光伏发电组合,以解决目前大规模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带来的消纳和安全运行问题。据此报告预测,到2021 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的度电成本(LCOE) 在0.65~0.76 元/kWh 之间[2]。而太阳能热发电是集发电和储能为一身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其具有电力输出稳定、可靠、调节灵活的特性,可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即100% 参与电力平衡,不需要额外配备储能设备,能够解决目前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面临的消纳与安全运行问题。
在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只有3 个示范项目在2018 年底投产,而对于逾期投产的示范项目将实施何种电价政策一直悬而未决;至于国家对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后续政策也无明显迹象。该项目中采用的技术可对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储电等组合方案进行实时柔性控制和智能调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弃光、弃风率。
行业内参加太阳能热发电相关会议的人数较前两年也有所减少,因此,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在经历了2016 年的热潮后于2019 年陷入了发展的低迷期。042022 年将成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起步年份的基本判断1) 经过2 年左右的性能爬坡期及经验积累,预计到2022 年,并网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年发电量将达到设计值,装备和运维技术也将逐步成熟,可为后续电价的出台提供基本依据,为民众和决策者提供信心;2) 已投运的电站全天候24 h 连续发电的优势,让人们从实际应用中看到了带有储能功能的太阳能热发电站的运行优势。
2015~2021 年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市场的动态情况为:1) 2015 年,国家能源局启动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申报工作,市场进入准备阶段;2) 2016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分别公布了示范项目名单和电价,市场开始启动;3) 2018 年,少数示范项目建成,并不断进行调试;4) 2019 年,是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主要原因在于针对延期投产项目及未来项目的政策尚不明朗;5) 2020 年,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基本成熟,对于成本下降空间和降低成本的方式较为了解;6) 2021 年,产业内部将不断降低成本,外部将多方争取政策方面的支持,产业蓄势待发;7) 2022 年,将是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起始年。未来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占高比例的电力系统必须要有更多可靠、灵活的电源和储能电站提供电力保障。
评论列表